以下文章摘自林柏儀(青年勞動九五聯盟執行委員、倫敦大學Goldsmiths學院社會學博士生)
一位過去認識的記者朋友,透過FaceBook和我聯繫上,展開了個關於「博士生未來就業問題」的訪談。他問說:台灣少子化問題嚴重,根據教育部的評估,(民國)110年前,台灣將有60多所大學面臨倒閉,一千多位現任大學大學教師面臨失業。讀博士的人,未來幾乎都是要從事學術研究,絕大多數的人會進大學任教。但依目前狀況,台灣年輕人,不管是在國內或國外取得博士學位,他們要進大學任教,變得非常困難。你現在讀博士班,未來10年內勢必也要面臨就業的問題,不知你對目前台灣年輕博士很難進大學任教是否有什麼看法? 這位記者朋友問的問題,應該的確是不少博士生時常焦慮的惱人問題,而且可能是全世界性的。不論到台灣PTT的PhD版(博士生討論版),或者是英國的「PhD Forum」(http://www.findaphd.com/students/forum.asp)稍微瀏覽一下就會發現,這是個日趨白熱化的話題:會不會成為流浪博士?怎麼辦?流浪博士,為什麼?怎麼辦?這則新聞在以「當臨時工……早知就不讀博士了」的標題報導後,引起了社會熱烈的關注。雖然有些可惜地,許多討論停留在「這是一種不可逆的趨勢、無法改變地將導致有人要失業」的敘述。但實際上,失業率增高的背後,都是各種就業政策被懸置不用,理所當然把人推向勞力市場自由競爭造成的惡果。值得我們認真來想想:為什麼?以及怎麼辦?的確,在個人的層次,可以觀察到目前博士生的確為了求職考量,有著比過去更不合理的競爭壓力,得要拚論文點數、拚人際關係……。這幾乎已經成了新一波的學術危機──以市場邏輯為趨力,而不是以知識為趨力。但很顯然的,這些舉動頂多是部分個人在費盡心力後能夠「自保」,但改變不了整體問題。雖然個體上,自己努力把書念好,配合著競爭邏輯好好表現,似乎問題就會比較小。但大環境的競爭壓力,往往將改變了整個學習空間的文化。我們可以看到,集體性的就業不穩定,正侵蝕著多數博士生的心靈,成為日日焦慮的來源,再怎麼優秀的人也很難不受影響,個人是很難置身事外的。問題要能解決,或者說,不合理的競爭壓力要能舒緩,還是得回到整體結構層次的改革。面對惡性競爭的結構原因什麼是這樣劇烈競爭壓力的結構原因?一方面,我認為競爭壓力源自於「資源不均」。台灣的高等教育長期有著「公私立學校雙元系統」的結構──多數的國家資源集中在少數的公立學校上,而多數的私立學校透過收取學費辦學。如果以「每位學生每年接受到政府的補助經費」來看,公立大學學生,竟然是私立大學學生的10倍之譜!大約是20萬比2萬!而有7成的學生是私校生。這還是「平均數」,近年來在「追求世界百大」、「拔尖」的政策考量,有著更加「階層化」的趨勢。菁英國立大學比起邊緣私校,不但在財務上或在地位上,都有著後者難以競爭的不平等優勢。對於年輕學術工作者而言,又能怎麼不焦慮著如何擠進前者,獲得受尊重的資源和教學環境?或者退一步說,至少擠進這些學校比較不怕倒閉?儘管這樣的高教「階層化結構」,對台灣社會需求、教育工作者,或對新世代的學生,都未必有好處,同時也是台灣升學主義學校教育的根節原因之一,卻實實在在地存在台灣社會了數十年,這是根本得面對的問題之一。另一方面,台灣歷史性的教育資源問題尚未解決,如今又要面臨新一波教育工作者就業不穩定的窘境,當然造就了更劇烈的競爭壓力。雖然表面上,是因為「少子化」造成了新世代教育工作者的就業危機,但具體來看,問體並非那麼簡單。「少子化」造成「學齡學生的減少」,但不代表就必然地必須以「裁減教師」做為解決之道,政府其實可以有許多其他的政策選擇:不論是改善師生比、增加研究人力、強化社會教育等,維持教師的需求量。只不過,我們的政府都選擇無視這些政策工具,以「少子化惡果」此種「把問題自然化、去政治化」的論述,迴避了所有的責任。要注意,目前國家任大學「自生自滅」,新生代教育工作者惡性競爭的作法,就是一種「經過選擇後」的決定。而既然「有選擇」,就必然有著介入要求改善的政治空間!再換個「勞力供給面」的角度來看,究竟為什麼博士生會不斷擴張,甚至超出了就業市場需求的程度,導致今日的惡性競爭?國家這10年來以「人力升級」為名,盲目擴張碩博士教育的作法,當然是原因之一。但更根本地來看,問題還是源自學生「為了勞動競爭而非升學不可」的處境:台灣社會殘破、不安全的勞動體制,導致如果要取得一份稍有尊嚴的工作,努力競爭獲得一份好文憑,幾乎是勞力市場上的基本要求,當然全民要拚考碩博士。除非我們能打造一個更加平等、對基層勞動者尊重的社會,否則又怎麼能期待這樣的競爭壓力會解消呢?這「文憑主義」可是有政治經濟基礎的。政府非不能,是不為!回歸到「流浪博士」的問題,究竟怎麼辦?在各種個人化的解決方法之外,我們應該要求台灣政府認真思考:如何投入資源擴張台灣的基礎研究機構,妥善地運用這些博士人力,同時正好能厚植我國長期不足的知識實力。以社會科學為例,台灣幾乎沒有容許社會科學博士人力任職的研究機構,長期下來也導致公共政策的品質匱乏,此時是個可以改變的契機。另一方面,應當回頭檢討過去十多年來的研究所碩博士班擴張政策,在碩博士生容量上予以限縮。但要小心,不要以就業率為考量,排擠了非應用性的基礎科系。當然,這方面的限縮也不該與裁減教師有任何關係,應該達到「改善師生比」的結果。並且,最根本是要積極改善台灣社會普遍的勞動環境,有了平等、尊嚴的工作,才能解消這樣的惡性競爭壓力。可惜的是,目前政府似乎根本無心處理這問題,甚至反而有意剝削、壓低研究人力薪資。舉例來說,今年馬政府搞了一個讓政府碩博士研究人力「起薪打8折」的「研究人才延攬方案」,碩士畢業研究助理月薪僅2.8萬元,博士畢業的博士後研究員,才4.4萬元,比過去國科會正常標準都少了7千到1萬1千元,而且全部都是1到2年期的「臨時工」,已經嚴重衝擊研究工作的薪資水準與勞動條件。和「大專企業實習方案」一般,政府花了大錢,短期增加了就業率,卻長期讓問題更嚴重。更別提根本看不到任何意圖改善不合理的競爭壓力、維護學術界不受市場邏輯控制的努力。講到底,問題不只在「流浪博士」身上,而是越來越普遍的「流浪人民」處境,政府根本就作勢不管,甚至還為虎作倀,並且在社會的漠視與支持下持續進行。我們應該反身地自問:我們的社會認同政府有義務調節、改善人民的失業問題嗎?我們真切地認為求學不應淪為個人競爭的工具,而該在社會治理之下合乎知識和人民發展的妥適邏輯嗎?又,儘管我們對這樣的進步方向有著共識,我們有著實踐的勇氣和團結行動嗎?這一串問題,將有待在就業關卡「流浪」的人們,一齊來回答。
這一次真的是怒了!
一講到事情,你就有意見.
你最對,你最行.
光打個嘴砲你就贏過全台灣2300多萬人啦!
真瞎!
還反過來說鄙人沒風度經不起考驗.
你他媽的賤嘴加砲王.
又不是只有一兩次了.
滿腦子用自己的想法在思考別人.
還說的振振有辭~
尊重別人的想法你懂不懂???
況且人家在討論事情你就他媽的在那邊打槍!
一直插!一直反!
e04你最行,你來咩!
馬的!下次要再問他媽的都叫人家問你就好了!
打完又擦擦嘴一附不關緊要似的!
他媽的你夠屌!
不知道吃了幾斤XXX
嘴真是臭!
錯誤 /鄭愁予 我打江南走過 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 跫音不響,三月的春帷不揭 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 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
那等在季節裡的容顏如蓮花般開落...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
這幾天上課一直告訴孩子們一些想法,
好好去珍惜家裡兄弟姐妹的情誼吧!
因為它畢竟是你人生中一種短暫的階段,
這種緣份將終究被成長所取代,
取而代之的是你的家庭與另外一半.
所以,以前跟弟妹吵架父母親總會說小時候吵架以後就沒得吵囉.
也的確,以前不懂...但隨之而來的成長與工作,大夥也各奔東西.
緣分吧!
總會羨慕其他一般正常人家手足的情誼,
至少不會像我遇到一些解不開的問題,
為人兄長顧慮多,因此也較為擔心多.
總希望自己的手足能在這環境中一切安好,
牽掛著手足的一切,包含著所有...
明知道這樣會很沉重,甚至會在親情之間賦與壓迫的感受,
但總是無法停歇.
我累嗎?
當然累!
心寒的是總有不少人把這份牽掛當成桎梏;
疲倦的是重蹈覆轍這種讓人誤以為尖酸刻薄的行為.
一切隨著時間與空間的遞嬗讓它塵埃落定.
將一切俗世化為雲淡風輕,
然而,我有這種智慧真正放下它嗎?
現在是老師上樑不正學生下樑歪嗎?
真的是看不下去才會提...
怎麼現在流行起違法又不合體制的事情呢?
總把一堆不合理化的事情講成合理化.
卻還能理不直氣很壯.
校規與體制內的流程拋諸四海,
全校只為妳一個守開先例.
上至校長下至組員沒有一個不受遭殃!
師培制度是妳說發證書就可發證書的嗎?
目無法紀,玩任法規 !大言不慚 !
質言之,未考試竟可以先打分數 ?!
未成年就可駕車嗎?
期中與期末考沒來考的學生還能通過嗎?
學生沒選課也可以拿學分囉?
只要妳噴幾滴幼稚眼淚就 再加上請你老爸老媽出面就可以擺平一切事情嗎?
天殺的!妳家是誰哪們子的大官啊?官威真大~
悲乎!欲將為人師表竟做出如此行為!
變本加厲!可惡至極!
荒誕偏激的思想,總絕得大家在陷妳於不義與迫害.
人之可憐必有可恨之處
違法亂紀,無限上綱
卻直把矛頭偏稱不合人性
人性是為妳定出而之嗎?
整個世界,整個木馬都因妳而轉.
行道德卻令人嗤之以鼻.
可悲~ 世風日下 ,一哭 二鬧 三耍濫 ?!
全系所只有妳一個.
分化師長言說,妳最厲害!
遊走師門之間 ,妳也行.
玩弄整個系所於手掌間.
自己為沒人知道,
只有蠢字可形容!!
***版權所有 嚴禁轉載 盜用***
一、前言
彼得.杜拉克(Peter F. Drucker,1909~2005)為當代管理學之父,但他卻一向以社會生態學者自居,一生抱持著謙沖自牧的態度。思想上具有強大的影響力,影響層級包含社會各組織生態與環境,其哲學思想與對社會鉅觀的體察,精準的掌握企業組織和社會的發展趨勢,並提出一套縱橫社會結構與階段的見解與新思維,企圖在高度複雜的有機社會運行體系之下,釐清一套高效能、執行力強的管理法則來解決變化急速的問題社會。另外,亦透過管理的課題,預期建構社會發展的風險問題,並提出相對的解決策略來應付未來世界的多樣變化。
彼得.杜拉克在許多管理的策略上,對於成人教育的學習精神與發展策略有著許多重要的思考價值,本文將藉由彼得.杜拉克對知識工作者的意義與精神來闡述對成人教育發展的重要性,希冀應用此相關理論探討知識工作者與成人教育的發展關係,以及知識工作者如何因應社會急遽的變化來調整自我。此外,全球化趨勢之下,個體與機構正面臨單一體系的經濟市場,個體與組織如何運用學習來強化身處於風險社會中的自我優勢與績效增能,本文將檢視彼得.杜拉克在管理學的一些重要理論以提出對成人教育發展的可能策略。
二、彼得.杜拉克管理思維與成人教育之關係
彼得.杜拉克生於奧地利,畢業於法蘭克福大學為法學博士,一九三七年負笈美國從此展開美國教學的生涯。一九四一年擔任Bennington College教職,一九五○任紐約大學管理學教授。一生致力於社會體系的觀察與組織管理的理論研究,其著作數十部。彼得.杜拉克對於世人封稱他為社會生態觀察者遠大於稱他為管理學大師要來得喜愛。也的確,彼得.杜拉克在二十世紀的環境中即精準預測在下一個世紀的社會結構與衍生問題,其著作中皆可見及他對社會趨勢深入的探討。眾多理論與觀點中,有些管理思維與策略可適切地運用在成人教育領域中的相關議題,提供個體與組織起而效尤,以知識工作者及知識社會的觀點影響成人教育發展甚為重要,此項待下一部分做詳細探討。本段主要將先陳述三項與成人教育相關的管理思維,臚列於下:
(一)以人為本的組織管理策略
組織的發展必須重視「人」的本質,人做為社會體系運行之下的產物,必有其意義與價值,方能建構出個體在社會結構的角色扮演,進而恪忠職守。是故彼得.杜拉克重視「以人為本」的組織系統,強調個體的殊異性。組織係由多方的個體所集合而成,管理者應重視由多方個體集結而成的眾多知識,來發展組織在目標的達成及執行績效的高度。成人教育的學習理念受人文主義思想甚鉅,在實施策略與內容方面應重視學習者自我導向的學習方式,也由於施教對象年齡層的懸殊,使得個體學習心理與生理差異甚大,故在課程設計與安排需顧及求特定年齡的需求予以規劃,以實行人性化的教育空間,激勵成人學習的參與動機。
(二)由外而內的顧客導向策略
彼得.杜拉克認為企業存在的目的即是創造需求,有需求方能帶來商機。因此組織的發展必須以顧客為導向來思考,透過顧客的期望與建議,組織創造符合廣大顧客群所需求的商品與服務,由外部的顧客及網通脈絡來思考企業組織對產品的發展與規劃,而非透過少數管理階層的與會來規劃決定外部複雜的生態發展的。因此,彼得.杜拉克提出由外而內的組織發展策略,他不希望企業的核心決策小組每日以報告開會的方式去認知瞬息萬變的社會脈絡,更不贊成以管窺天、見樹不見林的眼光來看待外部顧客的需求,他認為企業的市場反映了外部的客源,公司的主要責任是提供商品或服務給顧客(Jeffrey A. Krames,陳以禮譯,2008)。成人教育的發展課題與環境變遷始終關係密切,在實施的活動與課程規劃上亦重視成人學習價值的意義。議題的發展從學校、社區、職場環境、生涯規劃等不同面向的問題來探討;研究對象包含成人學習者、高齡學習者與特殊族群學習者,其發展主軸均回應時代與環境的變遷,徹底掌握問題發展的脈絡與趨勢。因此,成人教育的課程品質與內容要能符合學習者的需求,並接受外部的評鑑機制。
(三)倡導電腦識字率與資訊識字率
1960年代,彼得.杜拉克已瞭解到對於電腦的使用,將會大幅改變整個組織的營運模式與社會的生態結構,電腦的使用與資訊的處理將成為生產重要的手段工具。彼得.杜拉克與同事創造「電腦識字率」一詞,電腦識字率係指對電腦能有效地使用的一種知識與能力,而資訊識字率則是指處理知識運用的能力,舉凡資訊的接收、資訊的來源管道、評估與處理運用資訊的能力等,皆為資訊識字率的涵養。彼得.杜拉克認為個體為了防衛,故須瞭解如何使用電腦,在當代社會環境之下,電腦的使用縮短了人事的冗長,並大大提昇個體與組織在製造與產出的時間。電腦的普遍使用促發了資訊的活絡與流動,人們漸漸地理解資訊接收的重要,開始探討資訊取得的管道、資訊來源的精確性以及何時運用資訊並使用適切的資訊來解決問題,這些都是資訊識字率所關心的核心內涵。另外,彼得.杜拉克更強調:真正重要的資訊無法從資訊系統所獲得的,因為資訊系統只顯現內部的資訊,在可信度來說是有待異議的,真正重要的資訊必須靠著觀察和再觀察、審視和評估,通過去蕪存菁的篩選方式才算是可利用的資訊資料(Drucker,2003)。成人教育早期從識字教育的推廣,至今透過資訊與科技的學習來提昇成人學習者在職場與生活環境中資訊識字率的能力,具體呼應時代脈絡與潮流趨勢。故成人教育的發展議題重視學習者於不同階段運用的知識與技能,以強化自我競爭優勢,挑戰不同狀況下產生的問題。於此,如何提昇工作績效與個體脈絡競爭之優勢,將是知識社會中個體與組織最為重要的發展工作。
三、知識工作者的意義與內涵
彼得.杜拉克於一九五九年出版《明日的地標》(Landmarks of tomorrow),一書中首次使用「知識工作者」(Knowledge Worker)的觀念。並於六○年代大聲疾呼知識工作者於社會運行體系之下的重要價值與意義。知識工作者係為使用知識或智能進行產出的活動,與過去傳統社會結構勞力有極大的差異。誠如彼得.杜拉克繼《明日的地標》之後另一本著作《下一個社會》(Managing In The Next Society)論述知識工作者的本質,他表示:一個新知識經濟將高度依賴著知識工作者,亦即擁有豐富的知識與富有學習能力的個體(Drucker,2002)。換言之,知識工作者必須以大量的理論知識為基礎,並由知識的學習與教育的活動歷程來培育身為知識工作者所需的條件因素。
Horibe(1999)認為:知識工作者即利用他們的頭腦多於雙手來生產的人,也就是藉由他們的想法、分析、判斷及設計以創造價值的人(Horibe,1999;引自陳怡靜,2001)。知識工作者強調智能的產出,而非一般傳統社會結構的勞力生產,知識工作者的出現即為了應付高度分工之下,有機連帶的社會而設計。因此,在專業性極高且差異性極大的工作崗位上,每個員工都必須擁有該職業的專業知識,這些專業知識的工作者生存於組織或社會中,即建構出知識工作者與知識社會的體系。彼得.杜拉克預見人類將進入一個知識社會的新階段,他稱為「新社會」。新社會中知識工作者將崛起取代製造業藍領工人,成為新社會的決策者且知識的生產力將取代實體的財產成為社會主流的財產觀念(許士軍,2008)。故從教育的本質著手建構知識工作者在未來處境上的應付,也藉由持續的學習來形塑知識工作者的社會價值。
《下一個社會》書中揭示社會的五大預言,其中一項即是「知識工作者將一夕成名」。知識工作者的一夕成名在於知識的特性是快速傳遞與普遍性的,個體能在自由的環境下擷取知識、運用知識,透過知識的力量進行職場上的開拓與發展,提昇組織在職場的競爭優勢,故知識工作者將成為新社會的決策者並主導整個生態環境。而知識的特色為何?究竟知識的學習為何會造成社會結構的改變?對於知識的特色,彼得.杜拉克提出三項特質來說明知識為何足以影響個體與社會的力量。
(一)Borderlessness:因為知識的傳遞快過於金錢許多。
(二)Upward mobility:知識的獲取僅能透過多元的學習的方式取得,個體與組
織都能享有公平的機會來進修與學習。
(三)The potential for failure as well as success:任何人都可以取得生產工具,也
就是取得就業的基本知識,但不是每一個人有了就業的基本知識就能擁有
職業( Drucker,2002 )。
上述三種特性說明知識所建構的知識社會是一個充滿高度競爭的社會,對於個體與組織生存在這高度競爭的環境,透過知識的快速傳播與學習,知識不再只侷限於上層管理者,管理者在職位的權利掌握相對減弱,執行知識工作的員工成為主要角色,並掌握了工作的狀況與決策。Dove(1998)歸納組織內部知識工作者的三種類型,其內容於下。
(一)專業性知識工作者:例如律師、醫生、建築師,工作性質專業性高。
(二)攜帶性知識工作者:專業經理人、程式設計師為代表,所擁有的職業知識 能運用於不同部門。
(三)創造性知識工作者:以研發創新為主的行業,例如:發明家、軟體設計師、創新能力的專業經理人…等,此為知識工作者最典型的類型(Dove,1998;引自許博翔,2006)。
由於知識工作者的產生,讓知識轉化分散於不同員工身上,執行知識工作的人皆可稱知識工作者。而知識的革命造就了生產及管理的相繼革命,知識工作者在專業化的職場下,其自身所需要的大多是以知識為工具手段,強調職業背景的專業知識,以及透過掌握該專業知識來分析評、估該專業領域發展的整體面向。故知識為一種公共的財物,透過知識的學習,個體與組織皆能運用知識來產出。另外,彼得.杜拉克另一項所要求的是知識革命之下的知識工作者在知識社會的結構中,都需要持續不斷的學習新的知識,唯有透過學習的方式,才能分析多變社會環境之下所造成的新挑戰與新問題。
四、知識工作者對成人教育理論之啟示
《明日的地標》中對社會的觀察提到:轉眼之間,整個社會對於知識的意義發生急遽的變化,知識衝擊整個社會結構的型態,因為我們可以在工作職場上,透過判斷的經驗來建構高深的技巧與知識於個體中,這些受高等教育的個體已經改變今日社會資源的中心( Drucker,1996)。知識革命之下的教育機構將大幅增加與擴充相關教育推廣的業務,其原因在於知識工作者必須持續對知識的吸取與更新,因此教育機構的管道必須多元且課程內容應符合社會環境的需求,以提供個體與組織有系統、有組織且持續性的教育活動來養成專才教育。另外,隨著社會環境的變遷,科技實現人類想像的藍圖,透過科技與資訊的結合,在知識的取得也更唾手可即,學習者藉由非正規與非正式的教育訓練與在職進修教育活動來更新知識的來源,已是一項再平凡不過的活動。
回顧台灣地區在推展成人教育的政策歷史,自民國四十二年政府制訂「社會教育法」後,民國七十七年及八十三年廣邀學者在全國教育會議中倡導成人教育的重要性,遂展開一連串的成人教育的推廣工作,民國八十年實施「發展與改進成人教育五年計畫」;民國八十五年公佈「以終身學習為導向的成人教育中程發展計畫」;民國八十五年十二月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提出的「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將終身學習社會列入建議事項;民國八十七年訂為「終身學習年」,逐年擴展終身教育的學習理念,教育部亦於當年公佈「邁向終身學習白皮書」,提出成人學習者在建立終身學習社會的十四項具體途徑,建構個體與社會終身學習的環境與理念;民國九十一年政府頒布「終身學習法」鼓勵終身學習、增進學習機會提昇國民素質,使得個體與組織在終身學習的層面上有法源之依據;民國九十五年教育部更因應高齡化社會之結構產生,而發表「邁向高齡社會老人教育政策白皮書」,提出四大願景,七項目標,十一項具體發展的策略來落實個體在貫穿生命縱向的知識學習活動,以發展個體繼續社會化之認知歷程。綜觀上述,成人教育推廣內容與規劃,由一般成人知識的再造漸漸的關注到高齡者學習的活動;發展的目標由抽象至具體,由局部到整體,以貫穿整個生命全程的終身學習理念打造知識於個體的形塑。故透過政府及相關部門積極營造知識學習的環境,企圖引導個體與組織從事有組織、有意義的知識學習活動,強化個體與組織在知識、行為是當代的趨勢亦是成人教育的責任與使命。
透過知識的增能活動,形塑個體與組織成為知識工作者與學習型組織是相當重要的活動,尤其面臨高風險的社會環境,經濟金融危機重創全球,造成大量非志願性失業的人口與隱藏性失業人口逐月攀升,美國成人教育學者S.B. Merriam表示:影響成人學習的第二個面相就是經濟結構的改變,世界已朝向單一經濟市場,單一經濟體制帶來工作行為的改變,員工必須接受不同的準備和訓練,以面對職場風險的轉換。相對來說,這也強化了成人教育課程在內容偏重以職業為導向的功能(Sharan B. Merriam,1998;楊惠君譯,2004)。台灣地區目前遭受金融風暴影響,對於職場工作者與失業者面臨嚴峻的職涯與生涯的挑戰,如何透過成人教育協助員工與失業者挑戰追求新的機會是成人教育工作者的專業與使命。透過非正規與非正式的教育機構以及政府相關部門的合作,近期也開辦了一系列的教育推廣課程與研習,將有助於知識的更新與再造。現階段辦理的活動項目有職前教育、在職進修教育以及失業救助進修課程提供待業者、員工與失業者於職場知識的培訓,並期許發展多元的技能專長,增進個體外在競爭優勢。說明如下:
(一)職前教育課程
此類的課程以行政院勞委會職訓局所辦理的職前訓練課程與各地方政府所辦理的職前講習班為主。其目的為提供職前教育訓練,讓職場新進員工能迅速適應工作環境與職場技能。目前勞委會正積極研擬「協助事業單位辦理職前培訓計畫」,接受事業單位委託辦理培訓,透過各地區職訓局的舉辦,政府與企業組織共同合作,申請單位係事業單位者,職訓中心將補助總訓練費用百分之五十,事業單位與參訓學員共同負擔百分之五十,提供學員在未來就業有更良好的工作態度與準備已進入職場環境。
(二)在職進修教育課程
課程的活動主要以勞委會所辦理的職場訓練課程、大專學校之推廣教育課程以及社區大學所開辦的實用性研習班為主,提供在職(亦提供待業者與失業者)進修厚植在職場專業知識與技能之能力,提供多元的學習課程增進多方的專長培育。另外,考試院更於民國九十八年四月二日審議通過「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組織法」與「國家文官培訓所組織條例」修正草案,將國家文官培訓所改制為國家文官學院,並與大學院校共同合作辦理「學分學程」與「學位學程」兩項,修業期滿發予學分證明或授予碩博士學位,期盼更多的公務人員透過教育的活動充實專業知能,提昇政府組織的效能與品質。
(三)失業救助進修課程
對於非自願性失業、無薪假人口與畢業於三年之內之大專學生未就業者,政府與教育部正研擬規劃開辦「大專以上人力加值方案」,協助回校進修。提供大專以上畢業之失業民眾三萬五千個名額,並針對不同需求,由國內公私立大專校院提供多元化實務導向訓練課程,協助其利用失業及無薪假期間繼續接受教育與進修,以充實自我專業工作技能,增加實質就業競爭力。實施方式由各大專校院以「推廣教育」及「隨班附讀」方式開課,分為學分班與非學分班性質;課程內容分為一般性、專業性與委訓課程三類型,課程經費均有補助,總目標希冀達成人力加值、提昇就業比率,培育個體長期的競爭能力為主。
透過上述三種類型的管道進行知識技能的學習與整合,增強個體為知識工作者發展建構學習的能力,以處理個體內、外部問題的解決是亟需實踐的行動。然知識工作者所承擔的責任,不僅在於解決生活中或職場上內部的問題,更要從知識的學習中培養面對未來的積極態度與預知問題的能力,藉問題的預警化來未雨綢繆,以反思批判的觀點來建構問題的終止與消除。誠如彼得.杜拉克所堅持的信念:我們必須著眼未來世界的改變,在瞬息萬變的時代,許多事情的理所當然,或許在下一秒鐘即產生不合時宜的狀況,是需要有所調整。故彼得.杜拉克需要個體與組織能因應社會的改變,藉由知識的學習,透過教育作為社會改造的手段,面對未來風險社會的狀況有能力足以應付與解決。因此,知識的重要性對個體與組織的發展關係甚深,茲將其重要性探討如下:
(一)個體方面
人一生中歷經不間斷的社會化,社會化的作用係為個體與環境交互作用而產生。社會化會隨著時代的遞嬗有所更迭改變,透過知識的學習來適應新社會知識型態的建構即是「再社會化」的一種過程,亦是人類認知世界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彼得.杜拉克要求知識工作者要具備專業的背景,能夠學得並應用理論與分析性知識的能力,這些工作必須用不同的工作方式與心態,而最重要的就是需要一種持續學習的習慣(齊思賢,2008)。個體在不同階段能持續學習,透過學習新知來轉化個體在態度、行為、技能和認知的歷程,也藉由學習的行動達到終身教育的實踐,提昇個體生命意義的創造與價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一九九六年發表《學習:內在的財富》亦明白指出個體終身學習的五大支柱,分別為學會做事(learn to do)、學會發展(learn to be)、學會相處(learn to live together)、學會求知(learn to know)、學會改變(learn to change)。上述五項支柱之內涵意義均強調個體學習知識的重要性與知識的價值運用,透過個體持續追求知識的活動歷程,將學會處理個體來自內部與外部的問題,並有效地解決問題,亦能發展個體與組織的內在潛能,提昇其競爭能力,進一步學習改變為學習型社會的脈絡。
由於知識工作者強調知識的學習與更新,以激勵潛在的能力應付複雜的社會環境,身處於知識型社會中,彼得.杜拉克認為:只要在四、五年內沒有學習新的知識,將與時代脫節,因為對知識本體最深的變革,往往來自外部的形塑(齊思賢,2008)。影響知識工作者在處理知識的態度與選擇大多是受到外部環境的刺激而有所改變,知識工作者必須永遠不停的追求新知識來擴充個體的內部,個體對於學習是沒有結束的一天,隨著知識型社會結構的穩定,知識的半衰期大為縮短,我們必須掌握個體學習的方法、內容及管道是否多元豐富而足以滿足知識工作者在面對知識社會狀態的生存,培養個體透過學習的歷程來累積知識的能量與力量。
(二)組織方面
知識工作者與知識社會的產生,改變了原有傳統組織的生態結構,整個知識社會中真正的投資將轉變成知識工作者,而非機器或勞動者。因此,組織藉由知識工作者的群策群力建構下,進入了一個具有學習性質的型態,這就是學習型組織。所謂學習型組織即是組織透過學習的個體進行學習,以達成創新永續經營的理念。成人教育的目標內容亦揭櫫組織的學習與發展學習型組織,而組織的學習並非僅靠個體來實踐即可,真正要做到的是由下到上,一起共同參與知識改造的計劃。楊國德(2009)表示:處於這個變化莫測的時代,個體到組織皆需要學習,但很多人的觀念仍認為個體的學習就是組織的學習,由組織的基層員工來學習,領導者與核心幹部皆可以不用學習…這對促發整體組織學習的機制較為不足。組織的學習是由上到下徹底落實於各種管道的學習,透過個體學習達成知識工作者的目標,進而實踐組織學習的文化脈絡,這將有助於提昇組織在績效及競爭上的提昇與優勢。
五、引動個體與組織對知識修練的策略
總結至此,就知識工作者而論,知識是主要的資源,知識的獲取也必須戮力開發與累積,以應付不同階段的問題產生,其所需具備的是持續不斷的進修與學習,持續創造出進步的知識社會,這是一種終身學習的理念。面對瞬息萬變的社會環境,要創造出知識型的組織則可藉由Peter Senge所提出的「五項修練」(fifth discipline)之對策來加以引導其具體行動,敘述如下:
(一)系統性思考(Systems thinking):知識工作者必須藉由周延的思考,宏觀的
角度來握事件的整體性,並預知組織或社會下一刻可能面臨的問題,加以
解決。
(二)自我超越(Personal mastery):知識工作者必須調整自我心態,領悟事物本
質的真諦,超越個體舊有的思維與價值觀。
(三)改善自我心智模式(Mental models):物我合一的潛心省思,經由內省得到
知識的回饋,激發個體內在的創新與動力,改善舊有氛圍,革新理念將由
行動而具體實踐。
(四)建立共同的願景(Building shared vision):透過共同的目標創造組織的向心
力,進一步達到組織的預期績效。
(五)團隊學習與合作(Team learning):個體的努力難以完成組織宏遠的目標,
必須藉由組織內部成員的集思廣益與不斷學習來解決組織外部所面臨的
問題。
而個體應如何透過自我的意念進而行動使之趨向實踐?藉由C. Otto Schamer所提出「U型理論」(圖一)用一套循序漸的歷程發展出三階段、五動作、七步驟之策略可具體引動個體潛在能力,開發個體在知識學習中對自身內部轉化的形塑,臚列於下。
感知
觀察 觀察 再觀察
與世界合而為一
實現
順應自然
迅速行動
自然流現
退省與反思
內在領悟湧現
(圖一)
引自《修練的軌跡-引動潛能的U型理論》 (汪芸譯,2006)
所謂三階段乃感知、退省與反思、實現,此為U型理論的基本原型,分別為:
(一)感知:觀察與再觀察的動作。感知為個體認識外界知識、體認外界知識與
接收外界知識最直接的工具,透過觀察外部的生態環境瞭解個體社會化之
內部與外部在知識的不一致,得到初步的問題發現。
(二)退省與反思:透過省思的歷程,悟出事因之處而得之問題癥結。
(三)實現:透過思考與行動,篩選需求的知識進行學習,得到問題
解決的策略,由具體的行動學習化為實踐。
而五項動作則可做為個體與組織在提昇組織學習與形塑學習型組織的指引圭臬,分別為:
(一)共同開創:建立共同願景,停下來聽聽他人的想法以及傾聽生命呼喚你怎
麼做。
(二)共同感知體悟:觀察、觀察再觀察,探訪最有潛力的地方,用你開放的心
智與心靈傾聽。
(三)沈著自省:靈性意志接軌,去寂靜的地方並讓內在認知浮現。
(四)共同創造:創造全新的原型化,讓創新在現存的例子中原型化並藉由實作
來探索未來。
(五)共同進化:在生態系統中使創新具體化,促使行動與見解的整體化。
另外七項操作型的步驟為靜默、內觀、自省、澄清、轉向、新生、行動。敘述說明如下:
(一)靜聽:個體潛心修持,容許傾聽的空間,傾聽別人,傾聽自己並且傾聽從
整個共同體呈現的聲音。有效能的傾聽必須要有開放的空間,從中瞭解知識
社會所需的基本元素與能力。
(二)內觀:個體藉由外部的觀察與內在的省思,檢視內部與外部不一致的問題,
內觀能將表象轉變到為真正觀察的重要關鍵。
(三)自省:新舊知識與經驗的衝擊,藉由沈著自省來引導。此過程需具備三項
條件的轉變:開放的心智、開放的心靈以及開放的意志。這項開放的歷程
是主動的而非被動的整體感悟。當一個開放的心胸允許我們從整體去追求
知識時,開放的意志可讓我們浮現對知識求知的慾望,渴望個體從中去行
動。
(四)澄清:個體內部對知識意義的重整、新生。
(五)轉向:個體對新生的知識與經驗建構,做出思考的改變歷程。
(六)新生:新價值觀的產生,使其個體與組織在精神與生態上建立嶄新的價值
意義。
(七)行動:化理念為具體、化行動為實踐,邁向期望之結果。
由上述的策略將知識徹底內化達成個體與組織成為知識工作者與學習型組織是個體與組織相當重要的歷程。另外,成人教育在教與學研究課題領域,必須結合社會環境的需求與意識來保持更新。彼得.杜拉克於《巨變時代的管理》(Managing in a Time of Great Change)也呼籲知識社會的學習核心課題,他表示:每個人必備的知識是什麼?每個人需要哪些種類的知識?教與學的品質是什麼?這些必然會成為知識社會所注意的核心議題,以及主要的政治議題(齊思賢譯,2005)。成人教育工作者在規劃當代課程內容,必須審慎思考課程內容的方向是否清楚明瞭的反應當代的價值觀與其需求性,成人教育的使命之一即帶領學習者透過知識的學習連結到生存的社會環境,透過組織的參與、社會的參與以及溝通與對話,進一步針對共通的問題提出因應對策,這是對於社會上每一位知識工作者所需要共同承擔的。故成人教育具有指引成人在社會發展方向的諮詢與職場生涯的規劃,並以形塑知識工作者與知識社會的責任。
六、結語
回顧現今社會正面臨多樣化的問題存在,包含人口結構的快速變遷、全球化單一經濟的市場、資訊科技快速發展以及風險社會的問題,都強調成人有再接受教育的必要性,來應付個體與社會脈絡的複雜問題,故成人教育的發展工作上被視為是相當重要的任務工作。在一系列的推廣成人教育工作活動中在在揭示個體脫離正規教育之後繼續學習的重要性與亟需性,它使得個體有能力來適應社會的更迭、並有能力地面對社會所存有的相關問題,並具體提出解決之對策。
另一方面,知識本質屬動態而非靜態之方式呈現,對於知識工作者的學習接收亦呈現動態的方式來進行,知識工作者和組織必須透過不斷的學習將知識轉化為生存於世界改變的力量,有能力的規劃與管理面對下一個社會的問題來臨。於此,故筆者歸納出知識工作者所構成的知識社會具有下列三項特點:
(一)知識的學習是一種過程,是個體因應社會化的過程,非一個事件。
(二)知識的建構與解構是存在的現象,且循環呈現在個體的學習脈絡中。
(三)知識工作者與知識社會所追求的是不斷建構知識於個體或組織的增能發
展,並由願景的建立、具體的行動以實踐其理念為最終目的。
知識提供個體與組織力量,更因知識的增能而發展無限的可能,成人教育的基本理念在於厚植個體與組織透過非正規或非正式教育的活動,拓展知識的學習,以培養洞察省思的能力,追本溯源來反身自我與反思社會種種的問題因素。彼得.杜拉克一生以「生態觀察者」自居,他所關心的是這個社會環境的生態與變遷,希望透過較寬廣的鉅型理論來研究社會生態的每一個面向,進一步預測未來社會環境的趨勢。回顧當前風險社會,危機四伏且失業率攀升,唯有透過更多的知識學習活動、多元的職場訓練與在職進修的教育方式來提昇個體在職場的競爭力,而不是單純地發放失業救助金以治標不治本的方式進行。給魚吃不如教捕魚,向來只給失業救助金的福利政策,若可以搭配進修發放,便是教以捕魚的積極改變(黃富順,2009)。在知識經濟時代中,知識與技術的半衰期縮短,透過不斷的學習,才擁有職場上的競爭優勢。成人教育的目的提供學習者透過知識的不斷學習來掌握外來社會之下新的問題挑戰;終極目的則養成知識工作者能體察社會,解釋未來社會所有可能發生的變化,包含經濟、政治、環境、教育等方面的衝擊將對個體與組織有何重大的改變。因此,透過個體與組織在學習的參與,知識不斷的更新汰換,將確保個體與組織在職場或社會脈絡之下,有更多的優勢和競爭能力以發展潛在的能力,以面對下一個社會的來臨。
參考文獻
一、西文部分
Peter F. Drucker(1996). Landmarks of Tomorrow: A Report on the New "Post
Modern" World .Transaction Publishing
Peter F. Drucker(2002). Managing in the Next Society. Truman Talley Books.
二、中文部分
汪芸譯(2006)。Peter F. Drucker, C. Otto Scharmer, Joseph Jaworski, Betty Sue
Flowers (2004)。修鍊的軌跡。Presence: An Exploration of Profound Change in
People, 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台北:天下出版。
陳以禮譯(2008)。Jeffrey A. Krames(2008)。聽彼得杜拉克的課:百年經典十五
講。Inside Drucker’s Brain.。台北:時報出版。
陳怡靜(2001)。知識工作者職涯發展歷程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
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研究所,未出版,台北市。
齊思賢譯(2005)。Peter F. Drucker (2005)。杜拉克思想精粹-社會的趨勢。Drucker
Sayings on society.。台北:商周出版。
楊國德(2009)。增進供部門組織學習績效的策略。成人及終身教育雙月刊,20,
16-26
劉真如譯(2002)。Peter F. Drucker(2002)。下一個社會。Managing in the Next
Society.。台北:商周出版。
2009年是一個關鍵的一年,
怎麼說呢...應該說是人生的另一個轉淚點.
嗯!有許多的新事物和新狀況讓我必須去適應.
這種感覺很壓迫,讓我快不能呼吸了!
很想重回一段段美好的階段日子中
呵呵~
重回跟妳一起度過無憂無慮的美好學生日子中.
加油!加油!加油!
為我們的美好未來一起努力成真吧!
2009/01/10 04:34 林采韻/專訪
國家文藝獎得主、作曲家錢南章作曲卅多年來孜孜不倦,每年至少有一首新曲完成。今年一開春錢南章就發表新作《八家將》。這是他首次和國樂團合作,以八把革胡的大陣仗,表現《八家將》聲勢。演出中樂手要邊拉邊跳還要喊,呈現出錢南章多元嘗鮮以及趣味橫生的音樂特色。
公務員作曲家 每年至少一首新作
錢南章的多產,靠的不是熬夜抽菸,而是「公務員精神」。去年剛過六十歲的錢南章,生活紀律甚嚴,每日九時入睡,早上四、五點起床,之後到家旁的小學操場慢步,八點準時到校,五點下班。他都在學校創作,要是有委託作曲,他連寒暑也照常到校工作。
務實的他認為,走在月光下想出音符或黃湯下肚後產生靈感,對自己簡直是天方夜譚。「我從不信靈感。我的信念是,把曲子作一百次,刪刪改改,去掉九十九次,剩下的那一次,就是靈感。」
他為台北市立國樂團譜作的《八家將》協奏曲,想法一開始受到柏林愛樂的啟發。
八位革胡樂手 著裝畫臉踩步念字
「柏林愛樂大提琴聲部陣容龐大有十二把,我想輸人不輸陣,本來計畫用八把倍革胡(類似西樂的低音提琴)作曲,可惜台北市立國樂團只有兩把的編制,於是退而求其次地使用八把革胡(類似西樂的大提琴)。八把國樂器一字排開,我想起傳統廟宇『八家將』陣頭。」
為了展現《八家將》氣勢,錢南章腦筋動得快。他要樂手著裝畫臉,演奏期間時而起身踩步,時而大聲念字製造效果。在排練場上,錢南章還會親自示範。
錢南章喜歡在管絃作品中加入人聲,也曾經將詩人席慕容、李魁賢的詩作入樂成歌,可能與他從小愛唱歌有關。
錢南章說,小時候家裡沒電視,聽收音機是主要休閒娛樂,中廣由白銀阿姨主持的「快樂兒童」節目是他的最愛。有一次節目要招考十位唱歌的小朋友,他居然雀屏中選,也開啟他走上音樂的道路。
初中時,母親看他愛唱歌,先買給他一架六十六鍵的玩具鋼琴,之後找老師學鋼琴。高二他想報考音樂系,從理組轉到文組。考音樂系必須惡補術科,但那時錢南章父親已逝,母親的一份薪水得養一家五口,錢南章兩周才能上一次鋼琴課。
「老師張彩湘知道我的家境,退還我三分之一的學費,影響我後來的教學態度-不在乎義務教學、超鐘點給學生上課。」
錢南章考取文化學院音樂系主修鋼琴,但自覺才氣不如人,私底下開始與甫從德國回台的老師劉德義學作曲。大學畢業後,他前往德國慕尼黑音樂學院進修。他在學生宿舍代門房的班,在中國飯店跑堂,自給自足完成學業。
歡喜做甘願受 作品深具在地色彩
錢南章作品具在地色彩。他曾說台灣的音樂系就是「台灣」音樂系,如果把「維也納」音樂學院那套全搬來意義何在。他的《馬蘭姑娘》是原住民組曲、《一五八》是由中國大鼓領奏的打擊樂四重奏、《娜魯灣》為原住民合唱交響曲。
在音樂世界之外,錢南章有兩件頗為自豪之事。其一是他曾帶領一家四口三度參加「萬人泳渡日月潭」。其二是身材瘦小的他,也曾拖著家人一同攻頂玉山,「我看到一則有關玉山的報導,說住在台灣一輩子至少要爬一次玉山才能無憾。」
來到耳順之齡,錢南章下一個目標是譜作第三號交響曲。回首卅多年的創作生涯,他語帶幽默:「作品愈作愈多愈順手,得到的讚譽也愈多,如今仔細回想,那是一種上了賊船,簽了賣身契、永遠脫不了身的感覺,卻又是歡喜做甘願受的事情。 」
第廿八屆行政院文化獎六日公布,由旅美作曲家、國藝獎得主蕭泰然獲得。元旦剛慶祝七十一歲的蕭泰然,身體因歷經數次中風、心臟開刀而十分虛弱,平時走路得倚靠拐仗,說話氣力也顯得微弱。但無論如何他堅持從美國飛抵台灣親自受獎。他眼裡含著淚光,哽咽地說:「沒有想到,我還能回台灣。」
「回到台灣」是蕭泰然長年的願望。一九七七年他因夫人投資不利,背負債務遠走他鄉。一九八○年他譜作《出頭天進行曲》被黨外人士使用而被列為黑名單不得返國。一九九五年黑名單雖獲解除,但他卻在一九九三年聖誕節前,因大動脈血管瘤破裂開刀,健康一落千丈,無力回家。
蕭泰然說,一九九三年在他鬼門關徘徊卻沒有揮別人世,是上帝要他回來。也因此當自己的身體狀況稍有恢復,他再也不顧家人的反對,要回故鄉多看幾眼。二○○四年他親自回台出席國藝獎頒獎典禮,去年也現身國台交舉辦的七十大壽音樂會。「我每天起來第一件事就是禱告,如果平安就過一天,不平安就準備回去了!」
蕭泰然一九三八年出生高雄鳳山,父親蕭瑞安是留日牙醫,母親蕭林雪是留日鋼琴家。他五歲由母親啟蒙,七歲公開演出,一九五九年考進台灣省立師範學院音樂專修科,跟隨作曲家許常惠學習。
當時許常惠從法國帶回新興的現代音樂概念,要彈得一手好琴的蕭泰然把蕭邦忘了。後來蕭泰然不僅沒忘掉蕭邦,還走上後期浪漫樂派的路子。「我嘗試作過現代樂,但是我發覺那離一般民眾距離太遠,我希望自己的音樂能夠感動人。」
為了精進作曲技法,蕭泰然在四十八歲時返回校園進了加州大學攻讀碩士學位。
旅美期間蕭泰然將對台灣的思念,融入在數首歌曲中,包括《嘸通嫌台灣》、《點心擔》、《出外人》等。
近年因為心臟、血管問題,導致蕭泰然左右眼視差高達兩百度,幾乎無法譜曲,以致他想獻給家鄉的《愛河交響曲》遲遲無法完成。他無奈的說,現在的自己唯一能做的,是靠耳朵聆聽,在腦海中譜曲。「我每次聆聽自己過去的作品,總是覺得不滿意,但以後有沒有修改的機會我實在不知道。」
蕭泰然榮獲行政院文化獎的慶祝音樂會一月九日在北藝大舉行。四月三日旅美小提琴林以信將與國家交響樂團演出蕭泰然小提琴協奏曲。
記者凌美雪/台北報導
文建會昨天公布第二十八屆行政院文化獎,得主為旅美音樂家蕭泰然,頒獎典禮訂於今天下午舉行,蕭泰然特別回台領獎。
這屆行政院文化獎推薦人選多達三十餘人,但進入決選後,只有蕭泰然通過出席評委三分之二票數的門檻,因此今年只有一人得獎。
現年七十一歲的蕭泰然,在樂壇素有「台灣的拉赫曼尼諾夫」美名,集鋼琴家、指揮家及作曲家頭銜於一身,栽培過無數具國際水準的演奏家。蕭泰然對台灣音樂的貢獻深遠,長期採集台灣音樂,以台灣民謠為創作素材,先後完成〈福爾摩沙交響曲〉、〈一九四七序曲〉等作品。頒獎典禮後,文建會將委託導演吳文欽的製作團隊赴美為蕭泰然拍製紀錄片,片名敲定為《愛與希望─來自台灣的聲音》,預定9月首映。
第28屆行政院文化獎得主揭曉,由集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於一身的蕭泰然獲得最高榮譽。文建會將為蕭泰然拍攝紀錄片《愛與希望─來自台灣的聲音》,預計在9月6日首映,並參加國內外相關影展。(陳映竹報導)
被譽為「台灣的拉赫曼尼諾夫」的蕭泰然,作品《嘸通嫌台灣》、《點心擔》、《出外人》等譜出對台灣濃濃鄉愁。七號下午行政院長劉兆玄將親自頒授「文化獎章」,感念大師對音樂的貢獻。
蕭泰然1938年出生高雄,父親是留日牙醫,母親是留日鋼琴家,他五歲開始學鋼琴,大學就讀台師大音樂系,並赴日本深造,1977年他因夫人投資不利,背負債務遠走美國,但仍心繫台灣。
文建會將出資拍攝蕭泰然紀錄片《愛與希望─來自台灣的聲音》,由導演吳永欽掌鏡。吳永欽表示,一般的紀錄片是從影像來思考,但是蕭泰然的紀錄片他要由音樂來思考。著手拍片過程中,吳永欽拿出蕭泰然的作品聆聽,第一首就聽到《出外人》,深深打動他的心,「將來紀錄片中,我會盡量去挖掘動人的歌謠和精采的協奏曲。」
紀錄片預計在9月6日首映,並將參加國內外相關影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