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南章譜新曲 邊奏邊跳《八家將》

2009/01/10 04:34 林采韻/專訪
國家文藝獎得主、作曲家錢南章作曲卅多年來孜孜不倦,每年至少有一首新曲完成。今年一開春錢南章就發表新作《八家將》。這是他首次和國樂團合作,以八把革胡的大陣仗,表現《八家將》聲勢。演出中樂手要邊拉邊跳還要喊,呈現出錢南章多元嘗鮮以及趣味橫生的音樂特色。
公務員作曲家 每年至少一首新作
錢南章的多產,靠的不是熬夜抽菸,而是「公務員精神」。去年剛過六十歲的錢南章,生活紀律甚嚴,每日九時入睡,早上四、五點起床,之後到家旁的小學操場慢步,八點準時到校,五點下班。他都在學校創作,要是有委託作曲,他連寒暑也照常到校工作。
務實的他認為,走在月光下想出音符或黃湯下肚後產生靈感,對自己簡直是天方夜譚。「我從不信靈感。我的信念是,把曲子作一百次,刪刪改改,去掉九十九次,剩下的那一次,就是靈感。」
他為台北市立國樂團譜作的《八家將》協奏曲,想法一開始受到柏林愛樂的啟發。
八位革胡樂手 著裝畫臉踩步念字
「柏林愛樂大提琴聲部陣容龐大有十二把,我想輸人不輸陣,本來計畫用八把倍革胡(類似西樂的低音提琴)作曲,可惜台北市立國樂團只有兩把的編制,於是退而求其次地使用八把革胡(類似西樂的大提琴)。八把國樂器一字排開,我想起傳統廟宇『八家將』陣頭。」
為了展現《八家將》氣勢,錢南章腦筋動得快。他要樂手著裝畫臉,演奏期間時而起身踩步,時而大聲念字製造效果。在排練場上,錢南章還會親自示範。
錢南章喜歡在管絃作品中加入人聲,也曾經將詩人席慕容、李魁賢的詩作入樂成歌,可能與他從小愛唱歌有關。
錢南章說,小時候家裡沒電視,聽收音機是主要休閒娛樂,中廣由白銀阿姨主持的「快樂兒童」節目是他的最愛。有一次節目要招考十位唱歌的小朋友,他居然雀屏中選,也開啟他走上音樂的道路。
初中時,母親看他愛唱歌,先買給他一架六十六鍵的玩具鋼琴,之後找老師學鋼琴。高二他想報考音樂系,從理組轉到文組。考音樂系必須惡補術科,但那時錢南章父親已逝,母親的一份薪水得養一家五口,錢南章兩周才能上一次鋼琴課。
「老師張彩湘知道我的家境,退還我三分之一的學費,影響我後來的教學態度-不在乎義務教學、超鐘點給學生上課。」
錢南章考取文化學院音樂系主修鋼琴,但自覺才氣不如人,私底下開始與甫從德國回台的老師劉德義學作曲。大學畢業後,他前往德國慕尼黑音樂學院進修。他在學生宿舍代門房的班,在中國飯店跑堂,自給自足完成學業。
歡喜做甘願受 作品深具在地色彩
錢南章作品具在地色彩。他曾說台灣的音樂系就是「台灣」音樂系,如果把「維也納」音樂學院那套全搬來意義何在。他的《馬蘭姑娘》是原住民組曲、《一五八》是由中國大鼓領奏的打擊樂四重奏、《娜魯灣》為原住民合唱交響曲。
在音樂世界之外,錢南章有兩件頗為自豪之事。其一是他曾帶領一家四口三度參加「萬人泳渡日月潭」。其二是身材瘦小的他,也曾拖著家人一同攻頂玉山,「我看到一則有關玉山的報導,說住在台灣一輩子至少要爬一次玉山才能無憾。」
來到耳順之齡,錢南章下一個目標是譜作第三號交響曲。回首卅多年的創作生涯,他語帶幽默:「作品愈作愈多愈順手,得到的讚譽也愈多,如今仔細回想,那是一種上了賊船,簽了賣身契、永遠脫不了身的感覺,卻又是歡喜做甘願受的事情。 」

Powered By Blogger


 
速報